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驚喜的口感~馬卡龍 (Macaron)

近年來台灣隨著法式甜點的流行趨勢,各式各樣的法式甜點紛紛站上台灣的烘焙舞台。
最出名且最具特色的,莫過於有著「少女的酥胸」之稱的馬卡龍了。
目前台灣市面上也有很多名店販售這程甜美的小點心,最便宜的一顆要價50元,最高貴的價格一定要百元以上!
但大家不禁要問,為什麼價錢會這麼不親民?
難道馬卡龍真的有這麼難製作嗎?
而它和馬林果(Meringue)或指形小西餅(Lady figer)又有什麼不同呢?


 (此圖出自網友小處男之文章分享)


馬林果(Meringue)是純蛋白糖打發擠製,經低溫(120-150度)長時間烘乾而成,口感像糖果,化口性良好。


指形小西餅(Lady finger)是以全蛋打發,擠製烤焙而成的海綿小西點,組織及口感近似海綿蛋糕。安琪家的水果蛋糕、愛妻蛋糕也就是用Lady figer啦~~
 (此圖出自網友北海道鮮奶麥片之文章分享)

馬卡龍(Macaron)最早是法國東北部洛林區南錫(Nancy)地區的一種傳統點心,源自修道院,使用蛋白、杏仁粉、糖粉細砂糖製作而成。而另外也有人傳說,它是16世紀給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凱瑟琳皇后自義大利尼斯帶至法國的甜點。

在法國提到馬卡龍,可真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各地都有馬卡龍,但外觀、口感還是多少有些不同。而在18世紀時,一位巴黎的烘焙師以二個傳統的半球形夾甜餡,並以「macaron」之名來販售,這才有了現在馬卡龍的面貌。

傳統馬卡龍較為甜、乾、脆,表面有細小的裂紋;新式馬卡龍保有原來酥脆的外表口感,內容卻變得更具濕潤柔軟。紡間的料理參考書可以找到很多馬卡龍的配方,而真的巴黎的馬卡龍仍是使用各種天然果泥或水果粉來代替香料和色素,並且只能少量販售,尚未能大量普及化,因為,要做好真正好品質並非容易之事。

馬卡龍的製作原料非常簡單,蛋白、細砂粉、杏仁粉、糖粉如此而已,但為什麼這麼容易失敗呢?
傳統巴黎的馬卡龍是以蛋白和細砂糖打發至尖硬後,再拌入混合的杏仁粉和糖粉。但蛋白的打發如果控制不當或加入粉料攪拌不勻或是過度,就很容易失敗。

烘烤傳統的馬卡龍多採用二段式的烤焙,先以高溫(220度)烤焙至3~5分,使麵糊結皮漲起(此稱為裙邊),再以低溫(170度)烘烤至乾燥穩定。

很多客人、朋友都會問安琪,為什麼馬卡龍那麼甜?能不能用"半糖"或是使用"海藻糖"?
其實這個問題我也有問過主廚大人,目前他的回答也很簡單,馬卡龍主要的成份就是糖為主,他也試用用別種糖來取代(例如海藻糖),但不是失敗就是口感不到位,他建議如果朋友們想一嚐這貴婦點心馬卡龍,泡一杯香醇的黑咖啡來搭配,是最棒的組合唷..^_^

本文內容參考文獻:烘焙工業No.164